虎扑07月31日讯 近日普惠配资,韩国教练“中国通”李章洙出任启东市校园足球总顾问。他接受《足球》报采访时提出对中国青少年足球的建议。
“在东亚,不论中国、韩国还是日本,家长对学校都非常重视。”李章洙说,“校园足球方面,韩国和日本比较发达,这两个国家的高水平足球都是从校园足球起步,所以,中国足球早该把校园足球搞好。”李章洙也是从校园足球里走出来的,可以看到很多问题的症结所在。
李章洙在巴西留过学,那里,人们对球员上什么学校没概念,只要球踢得好就行。“在东亚,家长对孩子们的要求完全不一样,孩子们一定要上学,一定要毕业于好一点的大学,这是无法回避的问题,所以,东亚的家长普遍比较焦虑。”李章洙说。
在“大师分享会”上,关于中韩青训的区别,是孩子和教练们最关注的话题。但对李章洙而言普惠配资,讲述韩国校园足球的区别,不如让孩子们亲身体验韩国足球的青训。
李章洙知道健力宝队,也知道所谓的“健力宝”模式,在他看来,这一模式只是在巴西画了一个圈,把李金羽、张效瑞们“关起来”,与世隔绝。圈外围满了给队伍介绍训练赛队伍的经纪人,圈内则是几十个压抑的中国男孩。足球在巴西是快乐的,可那些健力宝男孩们,也许并不清楚快乐是什么。
“韩国足协规定,俱乐部必须配备各个年龄段的梯队,而且规定要边踢边上学。”李章洙说,“具体的方式是俱乐部在一个区域里指定一个学校,派梯队球员和教练进驻,一边学习一边训练。其中产生的费用,包括装备、教练薪资等一切费用均由俱乐部负担。同时,这些俱乐部梯队有单独的联赛,校园足球队伍也有自己的联赛,到了假期,所有的队伍在一起打一个规模更大的联赛。”
由于职业球队和校园足球联系愈发紧密,韩国校园足球的优秀球员在15岁左右就会被选拔进职业梯队。“到初中的时候,父母已经知道孩子们的水平如何,就需要在高中升学和职业梯队间做出选择。大部分会选择职业梯队,因为职业梯队不仅能够提供继续上学和踢球的双重机会,还能为小球员的家庭提供更全面的支持,比如所有费用都由俱乐部来承担。”李章洙说。
最近几年,中国足协一直在加强青少年足球层面上的国际交流。在李章洙看来,频繁的交流需要在队伍实力、费用、飞行距离、饮食等方面综合考虑。中日韩都在东亚且饮食和文化也较为接近。韩国和日本足球的综合实力也强于中国,可以更频繁地交流。但在目前,中韩间的青少年足球交流还不充分,“我认为,对于中国来说,跟韩国进行交流是最好的,我们能够看到中国足球存在的问题。”
有了启东市校园足球总顾问的头衔,李章洙带来了自己的“足球练习生”计划。韩国拥有强大的娱乐明星制造能力,同样具备制造球星的能力,韩国国家队的球员大多出自韩国的校园足球体系,即便是孙兴慜,也是高一左右才前往德国生活和训练。东亚国家文化中对于校园的重视,可以让中国优秀青少年运动员在韩国的学校里成长,经历韩国校园足球的打磨,参加韩国职业梯队的选拔,甚至效力于韩国职业联赛。
“青少年每年保持30到40场以上的正式比赛,水平才能得到提升。”李章洙说。青少年比赛数量,尤其是高质量比赛数量一直是中国足球的痛点之一。从中青赛各大区预选赛可以看出,足球发展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间队伍实力差距过于明显。许多青少年球员每年高质量正式比赛的场次数量远远不够。
至于非正式的交流赛,韩国队伍交流赛的数量更是远超国内同年龄段队伍。除了比赛数量和质量高于国内,李章洙还认为韩国可以成为中国青少年球员留洋的跳板普惠配资,“许多知名俱乐部的球探常驻韩国,他们一直在观察韩国的年轻球员。”李章洙说。
倍悦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